🎉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傳統金融巨頭入局 加密交易平台面臨挑戰與新機遇
金融業的新格局:傳統與加密的碰撞
在北京一處四合院的辦事處裏,一位資深金融從業者正忙於處理各種事務。他眼角微紅,語氣卻平淡地說道:"最近每天的電話會議都開到半夜兩點。"這位經歷過上一輪金融危機、在全球市場打拼多年的老手,如今正將目光投向虛擬資產這個新興領域。
傳統金融對Web3的關注其實早有端倪。回溯至2018年,某交易平台就已上線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功能。起初只是作爲產品線補充,但在幾年後卻成爲爆發點。去年第四季度,加密貨幣爲該平台貢獻了總淨收入的35%以上,交易量激增455%,推動交易收入同比增長733%,達到3.58億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貨幣仍貢獻了總收入的27%以上。
推動這一變革的不是技術,而是用戶的需求。該平台順應了用戶的交易習慣,結果發現加密貨幣交易成爲了公司增長的核心引擎。隨後,它逐步從中心化券商轉型爲數字資產交易平台。
2025年,傳統金融機構紛紛進軍加密領域。多家全球知名的零售券商、投行和銀行宣布開放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服務。這些金融巨頭控制着全球範圍內的資金進出通道、清算網路和法幣支付系統,管理着數十萬億美元級別的資產。
他們正以傳統金融合規框架爲基準,逐步在加密領域完成布局。當一個機構既擁有合規信任,又擁有用戶流量和清結算能力,它就具備了構建加密交易網路的全部要素。長期以來,加密交易平台靠上幣來定義敘事,靠入金來控制流動性,但如今,被中心化交易所搶走近十年的"資產入口"角色,正在被傳統金融一點點拿回去。
面對這種局面,加密交易平台不得不在焦慮中求生存。它們開始推出各種新產品,如幣股交易,試圖保持競爭力。然而,這些努力更像是一種被動防守,而非積極開拓。
在合規方面,加密交易平台也面臨挑戰。盡管許多平台都在申請牌照、調整業務結構,試圖證明自己已經從草莽時代走出來,但在傳統金融人眼中,這種對合規的理解依然太過單薄。真正的"上桌"資格,需要能接入主流金融系統,獲得監管機構的信任。
然而,並非所有平台都只是做表面功夫。一些平台已經取得實質性突破,如獲得歐洲MiCA牌照,在多國建立合規架構。這顯示出監管機構對加密行業的理解正在加深,合作的基礎也在變得更加扎實。
盡管如此,大多數平台仍處於尷尬境地。它們既沒有傳統金融體系內的執照和信任背書,又正在失去原來那個制度真空帶來的高增長紅利。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向監管靠攏成爲了許多平台的選擇,但這更多是出於焦慮,而非戰略考量。
加密交易平台或許不再是這個世界裏最中心的角色,不再是所有流量和敘事的出發點。它們正站在一個新的秩序邊緣,被一層看不見的規則緩緩擠出核心。更復雜的制度、更大的資本,逐步取代了原生的敘事與結構。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持悲觀態度。有觀點認爲,加密技術對傳統金融的衝擊可能大於後者對中心化交易所的擠壓。行業的每一輪進化,都需要新的玩家、新的參與者。中心化交易平台也在不斷拓展更多機構客戶,開始涉足財富管理、資產配置等領域。
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監管是否會真正放行這些加密交易平台?傳統金融是否真的願意共建而不是替代?在下一輪行業主旋律到來之前,加密交易平台是否還有一次定義自己的機會?這些問題暫時沒有明確答案。每個參與者都在應對自己的工作,一邊維持現狀,一邊等待機會重新爭取主動,期待着行業重新洗牌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