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監管平衡術:穩定幣牌照與股票代幣化的機遇與挑戰

香港能否成爲下一個Web3中心?專訪知名分析師鄭迪

香港與新加坡監管態度對比:Web3中心的爭奪戰

近期,新加坡在監管上迫於國際壓力,尤其是受到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影響,對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採取了嚴格措施。相比之下,香港因缺乏其他產業支撐,選擇了更爲包容的監管方式,如提供過渡期和明確的牌照指引等。

兩地面對相同的外部監管壓力,但由於產業結構和選擇空間的不同,對待Web3的態度截然不同。新加坡選擇通過控制牌照數量來"清理"行業,而香港則因爲沒有太多備選產業,採取了相對柔性的方式。

香港的定位進化:從大中華中心邁向全球Web3樞紐的可能性

香港的Web3定位正在從大中華區中心向亞洲乃至全球樞紐邁進。近期中國大陸政策微妙調整,如Conflux與弘毅系合作推出CNH穩定幣登上《解放日報》頭版,以及上海國資委、無錫政府等對穩定幣的學習,都釋放出積極信號。

當前正處於金融體系重構的關鍵節點,中國若能抓住鏈上金融基礎設施尚未完全閉合的窗口,參與構建新體系,將有望挑戰現有金融霸權。特別是在全球南方國家,中國在鏈上穩定幣和資產交易方面可能擁有巨大優勢。

香港穩定幣牌照爭奪戰:USDT霸權與監管窗口期的博弈

美國《天才法案》的通過迫使USDT進入合規流程,這爲新的市場玩家提供了機會。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採取謹慎態度,金管局目前採用"邀請制"發放牌照申請資格。

未來穩定幣可能採用更審慎的白名單制,類似貨幣市場基金代幣(TMMF)那樣使用鏈上存款白名單轉讓方式。香港正在監管與產業之間尋找平衡,面臨雙重壓力下的監管平衡博弈。

香港如何應對離岸加密服務:在監管與產業之間尋找平衡

與新加坡相比,香港對離岸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等還沒有明顯打壓,也未禁止它們服務本地以外的用戶。香港可能會鼓勵這些機構申請牌照,甚至主動發出邀請,而不是像新加坡那樣"不歡迎"。

然而,香港的監管也在明顯收緊。例如,香港證監會(SFC)推出了虛擬資產場外交易(VA OTC)牌照,可能導致大多數街邊找換店被迫關門。香港試圖在監管與產業之間尋找平衡,路徑與新加坡不同。

全球股票代幣化風潮:監管挑戰與香港的制度困境

目前全球股票代幣化主要有三種路徑:Robinhood、Gemini與Dinari合作,以及Kraken與xStocks合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考慮是否對股票代幣上鏈給予某種豁免,這可能成爲行業的巨大突破。

香港因爲股災後的制度限制,目前無法推動股票代幣化。但如果美國SEC放松監管,可能爲全球代幣化打開大門,香港是否能同步改革值得關注。

RWA興起:香港與美國市場差異及未來發展機會

美國和香港在現實世界資產(RWA)發展上存在顯著差異。美國RWA主流資產是國債和貨幣市場基金,而香港非標類資產的合規RWA可能成爲主流。

兩地都面臨二級市場流動性問題。香港目前不允許RWA在二級市場自由轉讓,即便資產可以合規上鏈,若不能流通,價值也難以釋放。

未來兩三年內,RWA領域可能迎來重大突破。技術已不是問題,核心障礙是監管,關鍵在於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來突破政策瓶頸。

RWA-1.5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wei Too Highvip
· 08-10 08:36
新加坡玩太飘了 收拾收拾吧
回復0
StableBoivip
· 08-07 14:24
又是新监管又是牌照 有点复杂 但我在港币稳定币上押注了
回復0
区块链的薯条vip
· 08-07 14:24
还在卷死各种牌照呐 想太多!
回復0
地板价梦魇vip
· 08-07 14:19
新加坡心眼忒小了
回復0
Blockchain智囊vip
· 08-07 13:56
呵,谨慎啊,监管宽松不等于就能一飞冲天,15-17年教训还不够?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