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加密市場敘事迷局:從批判到反思與重構

加密市場敘事的反思與探索

在前文中,我們對清算浪潮可能帶來的需求端增長進行了預測和分析,探討了整體範式轉移中真正的加密敘事應該是什麼。

加密世界源於一個類烏托邦的理念,是一場因信念而不斷接力的羣體創造。信念能帶來無限的激情,我們需要在斷裂中發現無限的信念。

加密市場需要怎樣的敘事?

清算浪潮後,加密市場仿佛一個四處漏水的木桶。

我們發現了捐贈治理的魅力,但國庫卻淪爲團隊的私人金庫,孵化計劃成爲資本的流水線環節。

我們開始拓展增量用戶,但用戶面對的是數不清的龐氏騙局和歸零項目。

我們注重合約的安全審計,但無數資產被盜、項目跑路、流動性幹涸的事件仍在發生。

我們想要提高產品留存率,但新用戶面對的是無數的套娃和鎖倉,是"真留存"。

我們喊出元宇宙的口號,市場爆炸了,人人都稱自己在做元宇宙。

項目方不是在做事,而是在作詩。

這裏流了太多血,Crypto Native更喜歡稱這裏是"黑暗森林"。

新秩序似乎在宣稱:"想要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Crypto將全面金融化,向全世界展示自由市場的力量。這種力量能讓事物快速自愈和進化,具有反脆弱性。同時也有大批項目和創業者在自由競爭和高速迭代的週期中迅速消亡。

身處這個"加密共同體"中,雖然興奮,但也略感迷茫。

"宏大敘事"的思考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在《後現代狀況》中提出"宏大敘事"(meta-narrative)一詞。"宏大敘事"能解釋一切,指向所有社會問題的未來。簡而言之,它批判了科學在敘事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這讓我重新思考Crypto市場的敘事。

語言背後不僅彰顯語境,還有意識形態結構和權力。

在市場主導的全球經濟中,後現代知識的價值在於其效率與盈利性。"後現代知識"可通俗理解爲近現代歷史上的許多炒作故事,"元宇宙"或許也是其中之一。

這種批判存在於市場的每一處,我們的每個判斷都是對"meta-narrative"的分析選擇。我們追問,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什麼是僞需求?我們清楚什麼是故事,什麼是能實現的嗎?這些細節都反映在加密市場的Token價格中。

今天,我們不開藥方,而是選擇暴露那些無法被主流話語透視的東西,給這些沉默的現象一個標尺。之後,我們才可能在市場FOMO時冷靜下來反思。我們要做的是:

"找回你自己。"

從利奧塔窺⻅加密敘事

敘事之上的敘事

利奧塔認爲,隨着資本運作越發成爲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形式,"知識"也逐漸淪爲一種資本。

在這種狀態下,"知識"本身的真實性大打折扣。當知識不再可信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敘事"也隨之失去了信用。

這種批判並非爲了取代陳舊秩序,而是試圖找出一道裂痕,帶領個體還原真實(確保Web3建設者保持清醒),確保新秩序不是混亂的(確保加密市場的敘事源於真正的內生性需求)。

如果我們對"知識"所處的社會一無所知,就無法理解什麼是"知識",更無法知道它的發展和傳播在今天遇到了什麼問題。

就像中本聰在2008年發表的《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中本聰在短短9頁文字中,闡明了什麼是"知識"(比特幣),以及這個"知識"在所處社會中的位置。

時至今日,14年過去了,加密走向了世界主流舞臺。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怪獸",隨着越來越多資本湧入,我們身處其中更應該保持清醒冷靜,思考我們的"知識"究竟是什麼?

從V神的博客中可以看出,他的心境一直在變化。絕大多數去中心化信仰者是否還記得,我們的"知識"是什麼,現在"知識"在社會中處於什麼位置。

"知識"已然成爲一種商品、資源和戰爭,但利奧塔將其拆分爲科學知識和敘事知識。例如,數學要算數,但爲什麼算數?其實不用知道,數學只管算數。我們被教育,數學可以通往真理,數學可以變爲Code,Code is Law。

加密市場充滿無數"敘事知識"和"科學知識",它們組合成爲一個"宏大敘事"。這個"宏大敘事"順理成章地成爲"共識",因爲其中對二者的區分就像所謂的衆口鑠金。

我們常在一級市場討論,哪些項目能活過牛熊週期,這等同於說,我們應該懷疑,哪些敘事是建立在敘事之上的?是否是真正的"科學知識"?

帶着"變化和信息"、"批判和懷疑",去探尋"宏大敘事"的邊界。

Gavin Wood在訪談中表示,Web3有點像80年代初的家用電腦革命。雖然在計算能力方面已經走得很遠,但在更高層次的元素方面仍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軟件、軟體庫、開發工具包、服務和集成方面。

他強調,Web3的落地需要大量基礎教育,世界必須圍繞一種新的做事方式。這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時間和耐心。

從利奧塔窺⻅加密敘事

發現加密市場的斷裂,學會教育市場

最近,我們的投資方法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是,項目和團隊是否有教育市場的能力。

通過自己的產品有意識地教育市場,本質上是對"宏大敘事"的洞察,是一種經過過濾後的行動。我們專注於發現市場是否真的存在那些背景,而不是簡單地列出對比圖,打勾打叉。

我曾對加密市場的高波動持續懷疑,試圖從"DeFi的超額抵押是否真的是最佳方案"中尋找問題所在。我發現我們需要信用評估模型,同時也需要身分的解構和建構認識,需要監管,需要信任,我們需要的太多了。

塔勒布在《開羅黑天鵝》中寫道:"變化,就是信息。"正是如此多的變化讓這個市場產生了反脆弱性,是無窮盡的信息。但我並不認爲,這是在告訴我們波動就是合理的。信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邊界,讓個體能夠擁有一個容納邊緣化思維模式的空間。

在這個新秩序中,我們需要帶着類似利奧塔對"宏大敘事"的警惕,才能更好地借用加密市場的"反脆弱性"和"變化就是信息"的特性,來真正建構新的秩序。只有這樣,才能慢下來。

恐懼並不能改變世界,Web3的核心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教育問題。

我們能做的,是從警示中試圖給那些沉默的現象一個"名稱",去打破集體幻覺,而不是陷入某種話語結構帶來的終極指示。

V神的博客讓我感受最深,慶幸加密世界有這樣一個人,始終在探尋"宏大敘事"的邊界。

盡可能地去發現斷裂,而不是將一切tokenization,才能讓Web3和加密市場真正被大衆接受。

我們需要對目前所有的"宏大敘事"產生懷疑,或許根本就沒有什麼現代和後現代。

因爲,在加密市場我們可以討論金融、歷史、政治、藝術,甚至宏大的人類命運等等。這一切組成了我們所謂的"共識"。

但,並非所有共識都代表真理,人們假定,陳述的真理必然帶來共識。

從利奧塔窺⻅加密敘事

BTC0.0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NewPumpamentalsvip
· 23小時前
空头又在唱衰Web3
回復0
NFT元宇宙画家vip
· 23小時前
哈哈,另一个理论性的文章,而真正的创新项目正在消亡……老实说,crypto 现在需要的是建设者,而不是哲学家。
查看原文回復0
经典割韭机vip
· 08-08 19:49
割就完事了
回復0
薛定谔空投vip
· 08-08 19:49
波卡哥才是真的惨
回復0
gas_fee_traumavip
· 08-08 19:46
又一轮清退就绪
回復0
Pump分析师vip
· 08-08 19:33
又是一波割韭菜的好机会 看准了就跑 别被这些叙事洗脑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