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哪怕偶尔针对


“对自己太难的行情时间、周期级别”
“休息不做交易”,甚至只是“减少交易头寸”,
能够给最终结果带来多大的冲击性影响,
我做了一个控制变量的表格模拟,对比4组交易,
结果差距可能远超大部分人的想象(如图):

初始基础,基于
A组:
初始资金10万,经过T1~T10的10次交易,
每次赚就30%~40%,每次亏就20%~30%,
算是盈亏比不差了,10次下来合计盈亏+40%,
但结果却从10万亏成了9.45万。

B组:
T3,第3波交易从+40%变+50%,多赚10%,
T4,第4波交易从-30%变-40%,多亏10%,
(大致一样的输赢,但增加冒险程度)
合计盈亏还是+40%不变,
但结果比A组亏得更多了,
10万亏成了8.68万。

C组:
T3,从+40%变+30%,少赚10%,
T4,从-30%变-20%,少亏10%,
(大致一样的输赢,但减少冒险程度)
合计盈亏还是+40%不变,
但结果反转,赚钱了,
10万微赚300多,比A组的最终余额多了6%,多了5700元。

D组:
T4,从-30%变-0%,第4波交易放弃不做,少亏30%,
合计盈亏从+40%变为+70%,
结果倒反天罡,大赚3.5万,赚了35%
10万变成最终余额13.5万,
更是比A组的9.45万多了43%
这实际结果上的差距,
显着超过表面上合计盈亏+40%变+70%的差距,

更别提,从A组到C组,
仅仅是把10波交易里的2波有赚有亏的交易,
对等地减少冒险程度,
其实就已经是
从“稳定持续亏钱”到“稳定持续赚钱”的天差地别,
而这只是10波的对比,如果20波、50波、100波后,
区别更可能是进一步放大。

比较结果是否超过你的预期?
有没有感受到,跳过一波对自己难度太大的交易,
对自己的最终结果能有多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
这个“适合自己的交易难度平衡点”
需要在在不同的周期春夏秋冬里
不断迭代中去摸索寻找,
对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甚至对不同时期的自己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幺,很多人经过多年交易,总结交易道路上
“认识自己太重要了,不是一句大道理而已。”
这不是抽象哲学,这就是很实实在在的东西,没经历过不会懂而已。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