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湾贸易关税在 1 日公布为 20%,但影响层面更大的「232条款」半导体关税至今仍未公布。另一方面,你是否想过台湾又对美国课征多少关税呢? (前情提要:台湾集体焦虑的半导体关税:美国「232条款」是什么? ) (背景补充:台湾20%关税》新台币贬破30元创两个月新低、下周半导体关税才是大魔王 ) 上周,美国正式宣布对台湾输美商品课征 20% 的「暂时性」关税,虽然赖政府表示仍在进行谈判,但高于日韩的税率仍引发产业巨大震撼,也令科技业更紧张地等待俗称半导体税的「232条款」,牵动全台人民的心。 这时你会不会好奇,既然美国宣布对我们课征 20% 关税,那么台湾一直以来又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多少税金呢? 下文我依据网路提供的政府公开资料,来快速说明一下目前台湾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状况。 台湾对美国的关税结构:高度集中特定领域的保护壁垒 台湾的关税制度以国际通用的「国际商品统一分类制度」为基础,对来自美国的商品普遍适用 WTO 架构下的「最惠国待遇」(MFN)税率 。总的来说,台湾的贸易保护高度集中在特定的、政治上敏感的产业,不过这些产业恰好是美国具备强大竞争力的领域 。 汽车:17.5% 的关税与叠加税负 台湾对从美国进口的载人小客车课征 17.5% 的进口关税,这道关税高墙也是美台双方目前在谈判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据传美方要求将其大幅调降至 2.5%甚至零关税 。 除了关税,进口汽车还需面临两大叠加税负: 货物税:依引擎排气量课征,2,000 c.c.以下为 25%,以上则为 30% 。 奢侈税:若完税价格超过新台币 300 万元,需再额外课征 10% 的特种货物及劳务税 。 以上税负虽对国产车与进口车一体适用,但仍显著垫高了美国进口车的最终售价 。 农业:贸易谈判的真正雷区 农业也是台美贸易摩擦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台湾对美国农产品设下了关税与非关税的多重壁垒。 牛肉:对特定等级的美国进口牛肉(如 Prime、Choice),台湾并非课征从价税,而是采用每公斤新台币10元的「从量税」 。 猪肉:此为高度受保护的产业,台湾对进口猪肉实施「关税配额」制度 ,配额内的猪肉适用。 上述配额外的税率则提高至 12.5%,且还有多项非关税壁垒,例如强制要求所有含猪肉的食品标示原产地 。 禽肉:与猪肉类似,鸡肉也曾采用关税配额,配额内税率为 20% 。 大豆与玉米:这两项主要用作动物饲料的大宗物资,基本上为零关税进口 。 工业与高科技产品:从零到 4% 的差距 相较之下,台湾在高科技与工业产品的关税则低得多。 资通讯与电子产品:由于WTO《资讯科技协定》(ITA)的存在,半导体、电脑零件、网路通讯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数百项科技产品早已享有零关税待遇 。 民用航空器:根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定》,绝大多数民用航空器及其零组件同样为零关税 。 其他工业产品:2023年,台湾对工业产品的平均名目关税率约为 4.13% 。 如有你有兴趣,可以上财政部关务署提供的公开查询管道,透过「关港贸单一窗口」网站中的「税则税率综合查询作业」系统,获取特定货品的详细税率资讯。 重头戏还没公布,台湾半导体关税 另外要强调的是,白宫上周的宣告只是《对等关税》的更新,20% 税率并不适用在关税豁免清单(Annex II)以及新增豁免项目的总统备忘录,包括半导体、伺服器、药品原料、关键零组件、矿产与化工材料等台湾主力输美商品。 什么是232条款?美国总统的贸易武器 《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是美国总统贸易武器库中一把威力惊人的武器。它源自冷战时期,赋予总统独特的权力:只要认定某项进口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总统就能绕过国会与 WTO 框架,单方面迅速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 232 条款的威力在于其「国家安全」的定义可被无限扩张,从最初确保国防工业原料供应,已拓宽到涵盖国家经济福祉,甚至保护国内产业。这使得美国能将任何对外国供应链的经济依赖,重新包装成「国家安全威胁」,以取得贸易谈判的绝对主导权。 台湾半导体成最重要战场 2025 年 4 月 1 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启动对半导体及相关产品的 232 调查。其范围之广前所未见,不仅涵盖各类晶片,还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最关键的,含有半导体的衍生性产品。 这条款是为台湾整个科技生态系埋下的一颗隐藏地雷,根据国发会的分析,冲击可能波及伺服器、显示卡、网路交换器等台湾出口大宗,威胁从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延伸至广达、纬创、鸿海等整个电子代工与品牌产业链。 台湾关税的三种可能剧本 面对即将揭晓的 232 条款调查结果,台湾科技业可能面临三种剧本: 最坏情况,全面课征高关税 (25% 甚至更高):美国对所有来源的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实施无差别高关税。这将严重侵蚀企业利润,迫使厂商在自行吸收与转嫁客户间痛苦抉择,最终削弱台湾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锁定成熟制程:此策略更为精巧,可能对 28 奈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晶片课征高关税,同时给予 7 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豁免。此举旨在确保美国自身在 AI 等领域所需的先进晶片供应不受干扰。在此剧本下,联电、力积电等厂商将面临巨大压力。 谈判交易,以威胁换取让步 (最可能发生):在此剧本中,232条款的威胁将成为美国最强大的谈判杠杆。台湾的筹码则在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技术不可替代性、在美巨额投资的诚意,以及配合美国出口管制的战略价值。最终结果可能不是单纯的关税,而是一份复杂的协议,例如「关税配额」或是与更多投资美国的条件(例如此前作为达成协议的条件:日本宣布投资美国 5500 亿美元、韩国也投资 3500 亿美元)。 在钢索上起舞的台湾 更深层的来说,232 条款调查远不止是一场贸易争端,它是美国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强力工具。其终极目标是控制供应链、降低对单一地理位置(如台湾)的战略物资依赖,并建立一个排除中国、更具韧性的「国防外包」体系,而非仅仅是课征关税。 对台湾而言,这就像大象在钢索上跳舞,一边是高关税的经济冲击,另一边则是可能...
8k 热度
27k 热度
11k 热度
5k 热度
173k 热度
美对台征20%》那你知道台湾又对美国课多少关税吗?可能没你想的低
美国对台湾贸易关税在 1 日公布为 20%,但影响层面更大的「232条款」半导体关税至今仍未公布。另一方面,你是否想过台湾又对美国课征多少关税呢? (前情提要:台湾集体焦虑的半导体关税:美国「232条款」是什么? ) (背景补充:台湾20%关税》新台币贬破30元创两个月新低、下周半导体关税才是大魔王 ) 上周,美国正式宣布对台湾输美商品课征 20% 的「暂时性」关税,虽然赖政府表示仍在进行谈判,但高于日韩的税率仍引发产业巨大震撼,也令科技业更紧张地等待俗称半导体税的「232条款」,牵动全台人民的心。 这时你会不会好奇,既然美国宣布对我们课征 20% 关税,那么台湾一直以来又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多少税金呢? 下文我依据网路提供的政府公开资料,来快速说明一下目前台湾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状况。 台湾对美国的关税结构:高度集中特定领域的保护壁垒 台湾的关税制度以国际通用的「国际商品统一分类制度」为基础,对来自美国的商品普遍适用 WTO 架构下的「最惠国待遇」(MFN)税率 。总的来说,台湾的贸易保护高度集中在特定的、政治上敏感的产业,不过这些产业恰好是美国具备强大竞争力的领域 。 汽车:17.5% 的关税与叠加税负 台湾对从美国进口的载人小客车课征 17.5% 的进口关税,这道关税高墙也是美台双方目前在谈判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据传美方要求将其大幅调降至 2.5%甚至零关税 。 除了关税,进口汽车还需面临两大叠加税负: 货物税:依引擎排气量课征,2,000 c.c.以下为 25%,以上则为 30% 。 奢侈税:若完税价格超过新台币 300 万元,需再额外课征 10% 的特种货物及劳务税 。 以上税负虽对国产车与进口车一体适用,但仍显著垫高了美国进口车的最终售价 。 农业:贸易谈判的真正雷区 农业也是台美贸易摩擦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台湾对美国农产品设下了关税与非关税的多重壁垒。 牛肉:对特定等级的美国进口牛肉(如 Prime、Choice),台湾并非课征从价税,而是采用每公斤新台币10元的「从量税」 。 猪肉:此为高度受保护的产业,台湾对进口猪肉实施「关税配额」制度 ,配额内的猪肉适用。 上述配额外的税率则提高至 12.5%,且还有多项非关税壁垒,例如强制要求所有含猪肉的食品标示原产地 。 禽肉:与猪肉类似,鸡肉也曾采用关税配额,配额内税率为 20% 。 大豆与玉米:这两项主要用作动物饲料的大宗物资,基本上为零关税进口 。 工业与高科技产品:从零到 4% 的差距 相较之下,台湾在高科技与工业产品的关税则低得多。 资通讯与电子产品:由于WTO《资讯科技协定》(ITA)的存在,半导体、电脑零件、网路通讯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数百项科技产品早已享有零关税待遇 。 民用航空器:根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定》,绝大多数民用航空器及其零组件同样为零关税 。 其他工业产品:2023年,台湾对工业产品的平均名目关税率约为 4.13% 。 如有你有兴趣,可以上财政部关务署提供的公开查询管道,透过「关港贸单一窗口」网站中的「税则税率综合查询作业」系统,获取特定货品的详细税率资讯。 重头戏还没公布,台湾半导体关税 另外要强调的是,白宫上周的宣告只是《对等关税》的更新,20% 税率并不适用在关税豁免清单(Annex II)以及新增豁免项目的总统备忘录,包括半导体、伺服器、药品原料、关键零组件、矿产与化工材料等台湾主力输美商品。 什么是232条款?美国总统的贸易武器 《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是美国总统贸易武器库中一把威力惊人的武器。它源自冷战时期,赋予总统独特的权力:只要认定某项进口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总统就能绕过国会与 WTO 框架,单方面迅速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 232 条款的威力在于其「国家安全」的定义可被无限扩张,从最初确保国防工业原料供应,已拓宽到涵盖国家经济福祉,甚至保护国内产业。这使得美国能将任何对外国供应链的经济依赖,重新包装成「国家安全威胁」,以取得贸易谈判的绝对主导权。 台湾半导体成最重要战场 2025 年 4 月 1 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启动对半导体及相关产品的 232 调查。其范围之广前所未见,不仅涵盖各类晶片,还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最关键的,含有半导体的衍生性产品。 这条款是为台湾整个科技生态系埋下的一颗隐藏地雷,根据国发会的分析,冲击可能波及伺服器、显示卡、网路交换器等台湾出口大宗,威胁从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延伸至广达、纬创、鸿海等整个电子代工与品牌产业链。 台湾关税的三种可能剧本 面对即将揭晓的 232 条款调查结果,台湾科技业可能面临三种剧本: 最坏情况,全面课征高关税 (25% 甚至更高):美国对所有来源的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实施无差别高关税。这将严重侵蚀企业利润,迫使厂商在自行吸收与转嫁客户间痛苦抉择,最终削弱台湾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锁定成熟制程:此策略更为精巧,可能对 28 奈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晶片课征高关税,同时给予 7 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豁免。此举旨在确保美国自身在 AI 等领域所需的先进晶片供应不受干扰。在此剧本下,联电、力积电等厂商将面临巨大压力。 谈判交易,以威胁换取让步 (最可能发生):在此剧本中,232条款的威胁将成为美国最强大的谈判杠杆。台湾的筹码则在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技术不可替代性、在美巨额投资的诚意,以及配合美国出口管制的战略价值。最终结果可能不是单纯的关税,而是一份复杂的协议,例如「关税配额」或是与更多投资美国的条件(例如此前作为达成协议的条件:日本宣布投资美国 5500 亿美元、韩国也投资 3500 亿美元)。 在钢索上起舞的台湾 更深层的来说,232 条款调查远不止是一场贸易争端,它是美国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强力工具。其终极目标是控制供应链、降低对单一地理位置(如台湾)的战略物资依赖,并建立一个排除中国、更具韧性的「国防外包」体系,而非仅仅是课征关税。 对台湾而言,这就像大象在钢索上跳舞,一边是高关税的经济冲击,另一边则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