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东南亚加密诈骗产业链全球扩张 亟需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东南亚网络犯罪新趋势:加密货币成主要工具,亟需加强国际合作
2025年4月,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发布了一份名为《东南亚诈骗中心、地下钱庄和非法网络市场的全球影响》的报告。该报告系统分析了东南亚地区新兴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形态,特别聚焦以网络诈骗中心为核心,融合地下钱庄洗钱网络与非法网络市场平台构建的新型数字犯罪生态。
报告发布后不久,美国财政部于2025年5月5日宣布对缅甸克伦民族军(KNA)及其领导人和亲属实施制裁,认定其为重大跨国犯罪组织,主导并协助开展网络诈骗、人口贩运和跨境洗钱活动。KNA控制的缅泰边境地区已成为多个诈骗集团的聚集地。2025年5月1日,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还将Huione Group列为主要洗钱关注对象,指出其为朝鲜黑客组织及东南亚诈骗集团清洗虚拟资产犯罪所得的关键通道。
UNODC警告称,该类犯罪模式已具备高度系统化、专业化、全球化特征,且依赖新兴技术不断演化,已成为国际安全治理的重要盲区。面对持续蔓延的威胁,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应立即加强对虚拟资产和非法金融通道的监管,推动执法机构间的链上情报共享与跨境协作机制建设,并建立更高效的反洗钱与反诈骗治理体系,以遏制这一快速发展的全球性安全风险。
东南亚逐步成为犯罪生态系统的核心
随着东南亚网络犯罪产业的迅速扩张,该地区正在逐步演变为全球犯罪生态系统的关键枢纽,犯罪集团利用该地区治理薄弱、跨境协作便利以及技术漏洞,建立了高度组织化、产业化的犯罪网络。从缅甸的妙瓦底到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城,诈骗中心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不断进化,采用最新技术逃避打击,并通过人口贩运获取廉价劳动力。
高流动性与适应性并存
东南亚网络犯罪集团呈现高流动性和强适应性,能够根据执法压力、政治局势或地缘条件迅速调整活动地点。例如,柬埔寨取缔网络赌博后,大量诈骗团伙转移至缅甸掸邦、老挝金三角等特殊经济区,后又因缅甸战乱与区域联合执法再度迁移至菲律宾、印尼等地,形成"打击---转移---回流"的循环趋势。这些团伙借助赌场、边境经济特区、度假村等实体场所伪装自身,同时向更偏远、执法薄弱的农村地区和边境地带"下沉",规避集中打击。此外,组织结构日趋"细胞化",诈骗点分散至居民楼、民宿甚至外包公司内部,展现出强大的生存韧性和再布局能力。
诈骗产业链的系统性演化
诈骗集团已不再是松散团伙,而是建立起从数据采集、诈骗执行到洗钱出金的"垂直整合型犯罪产业链"。上游依靠某些平台获取全球受害者数据;中游通过"杀猪盘""虚假执法""投资诱导"等方式实施诈骗;下游则依托地下钱庄、OTC场外交易和稳定币支付(如USDT)完成资金清洗和跨境转移。根据UNODC的数据,2023年加密货币诈骗仅在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56亿美元,其中估计有44亿美元归因于东南亚地区最为盛行的所谓"杀猪"骗局。诈骗收益规模已达"工业级",形成稳定的利润闭环,吸引越来越多跨国犯罪势力参与其中。
人口贩运与劳工黑市
诈骗产业的扩张伴随着系统性的人口贩运和强迫劳动。诈骗园区人员来源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尤其来自中国、越南、印度、非洲等地的年轻人,常因"高薪客服"或"技术岗位"的虚假招聘被骗入境,护照被扣押、遭受暴力控制甚至多次转卖。2025年初,仅缅甸克伦邦一次性就遣返逾千名外籍受害者。这一"诈骗经济+现代奴役"模式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贯穿整个产业链的人力支撑方式,带来严重人道危机和外交挑战。
数字化与犯罪技术生态持续演进
诈骗集团具备极强的技术适应能力,不断升级反侦查手段,构建"技术独立+信息黑箱"的犯罪生态。一方面,他们普遍部署Starlink卫星通信、私有电网、内网系统等基础设施,脱离当地通信控制,实现"离线生存";另一方面,大量使用加密通信(如某些端到端加密群组)、AI生成内容(Deepfake、虚拟主播)、自动化钓鱼脚本等,提升诈骗效率与伪装程度。部分组织还推出"诈骗即服务"(Scam-as-a-Service)平台,为其他团伙提供技术模板和数据支持,推动犯罪活动产品化、服务化。这种不断演化的科技驱动模式正大幅削弱传统执法手段的有效性。
东南亚以外的全球扩张
东南亚犯罪集团已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向全球扩张,在亚洲其他地区、非洲、南美、中东甚至欧洲建立新的运营基地。这种扩张不仅增加了执法难度,还使得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更加国际化。犯罪集团利用当地监管漏洞、腐败问题以及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迅速渗透新市场。
亚洲
中国台湾:成为诈骗技术研发中心,部分犯罪集团在台湾设立"白标"赌博软件公司,为东南亚诈骗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下钱庄枢纽,协助跨境资金流动,部分赌场中介参与洗钱(如太阳城集团案)。
日本:2024年网络诈骗损失增长50%,部分案件涉及东南亚诈骗中心。
韩国:加密货币诈骗激增,犯罪集团利用韩元稳定币(如KRW-pegged USDT)洗钱。
印度:公民被贩运至缅甸、柬埔寨诈骗中心,2025年印度政府营救550多人。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成为诈骗劳动力来源地,部分受害者被诱骗至迪拜后转卖至东南亚。
非洲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已成为亚洲诈骗网络向非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目的地。2024年尼日利亚破获大型诈骗集团,逮捕148名中国公民及40名菲律宾人,涉及加密货币诈骗。
赞比亚:2024年4月,赞比亚破获了一个诈骗集团,逮捕了77名嫌疑人,其中包括22名中国籍诈骗头目,被判处最高11年监禁。
安哥拉:2024年末,安哥拉进行了大规模突袭行动,数十名中国公民因涉嫌参与网络赌博、诈骗和网络犯罪而被拘留。
南美洲
巴西:2025年通过《在线赌博合法化法案》,但犯罪集团仍利用未监管平台洗钱。
秘鲁:破获台湾犯罪团伙"红龙集团",解救40多名马来西亚劳工。
墨西哥:贩毒集团通过亚洲地下钱庄洗钱,收取0%-6%低佣金以吸引客户。
中东
迪拜:成为全球洗钱中心。新加坡30亿美元洗钱案主犯在迪拜购置豪宅,利用空壳公司转移资金。诈骗集团在迪拜设立"招聘中心",诱骗劳工至东南亚。
土耳其:部分中国诈骗头目通过投资入籍计划获取土耳其护照,规避国际通缉。
欧洲
英国:伦敦房地产成为洗钱工具,部分资金来自东南亚诈骗收益。
格鲁吉亚:巴统市出现"小东南亚"诈骗中心,犯罪集团利用赌场和足球俱乐部洗钱。
新兴非法网络市场与洗钱服务
随着传统犯罪手段受到打击,东南亚犯罪集团转向更隐蔽、更高效的非法网络市场和洗钱服务。这些新兴平台普遍整合加密货币服务、匿名支付工具和地下银行系统,不仅为诈骗集团、人口贩运者、毒贩等犯罪实体提供包括欺诈工具包、被盗数据、AI深度伪造软件,还通过加密货币、地下钱庄和某些黑市实现资金快速流动,使得全球执法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某些黑市
犯罪分子在东南亚众多基于某些加密平台的非法在线市场和论坛上提供的服务范围日益全球化。相比之下,暗网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缺乏实时互动,而且技术门槛较高;而某些加密平台则因其易于访问、移动优先的设计、强大的加密功能、即时通信能力,以及通过机器人实现的自动化操作,使东南亚的犯罪分子更容易实施诈骗,并将其活动规模化。
近年来,该地区一些最强大、最具影响力的犯罪网络掌控着多个基于某些加密平台的平台,这些平台已成为本地各类犯罪分子和服务提供者聚集、联络与开展业务的主要场所。这些非法市场往往与同一组织控制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相互关联,平台上聚集着大量商家,专门出售被盗数据、黑客工具、恶意软件,以及各类地下钱庄、洗钱和网络犯罪服务,而其他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