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十周年:世界计算机的挑战与未来

robot
摘要生成中

世界计算机的十年之痒

人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多次重新定义了计算机的形态。从上世纪中叶为火箭导航而生的庞大计算机,到大型机进入企业,再到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一次算力的跃迁都重塑了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

2013年,19岁的Vitalik Buterin在玩游戏时首次思考:在数字世界中,谁来保证规则不被随意改写?如果有一台不属于任何公司、不受单一权力控制、人人可用的"世界计算机",它能否成为下一次计算形态的起点?

以太坊的十年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主网在柏林一间小办公室自动启动。当时仅有不到百名开发者,但它首次将智能合约嵌入区块链,提供了图灵完备的舞台,让区块链不再只是记账工具,而是一台可运行程序的世界级公共计算机。

这台新生的世界计算机很快经历了严峻考验。2016年6月,"The DAO"事件让世界计算机的治理问题首次摆上台面:是坚持不可篡改,还是修正错误以保护用户?

2017-2018年的ICO浪潮将以太坊推向高潮,但随之而来的泡沫破裂使它进入低谷。网络拥堵和高额手续费饱受诟病,世界计算机第一次暴露出算力不足的局限。

为应对性能瓶颈,以太坊社区研究链上分片方案,同时探索链下扩容路径。2019年,Rollup方案兴起,通过将大量交易打包提交主链验证来提升处理能力。以太坊逐步形成"主网安全、二层执行"的扩展路线,世界计算机开始拆解成多层协作的系统。

随后几年,DeFi和NFT在以太坊上爆发。2021年8月,EIP-1559升级实施了基础手续费燃烧机制,在高需求时期减少通胀压力。2022年9月,The Merge完成,世界计算机的核心能源从PoW切换为PoS,能耗降低99%,新发行率减少90%。

2024年3月,"Dencun"升级引入EIP-4844,大幅降低二层网络向主网提交数据的费用。十年过去,这台世界计算机已从白皮书中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

以太坊的十年

然而,新的困境也悄然出现:

  1. Layer2分流效应显著,大量交易和价值停留在二层网络,未能回流主网,侵蚀了以太坊主链的价值捕获。

  2. 外部公链竞争加剧。Solana吸引大量开发者,Tron在稳定币领域超越以太坊。多链并存格局下,以太坊的相对统治力有所下降。

  3. 质押集中化引发担忧。最大的去中心化质押池曾占全网超32%的份额,引发对网络安全的忧虑。

  4. 基金会角色受争议。在生态资助、资金管理方面被指缺乏透明,社区质疑其"无为而治"导致生态分裂和叙事混乱。

  5. 应用层停滞。除DeFi和NFT外,社交、游戏、身份等方向未能跑出现象级产品。链上活跃度不及巅峰时期,ETH价格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以太坊的十年

面对这些挑战,以太坊正寻求突破:

技术层面,社区绘制了后合并时代的升级蓝图,目标是将整体吞吐能力提升到每秒十万笔交易,同时让整个网络体验更加统一。

治理与经济方面,以太坊基金会启动架构改革,尝试更主动引导生态发展。社区也在探讨如何从Layer2繁荣中抽取收益,优化协议费和MEV分配机制。

以太坊的十年

但技术和资金并不足够。过去每轮以太坊高潮都由新应用、新叙事点燃。当前整个区块链行业处于创新沉寂期,缺乏现象级突破。未来或许需要在社交、身份、AI等领域催生新的叙事与应用,甚至面向可穿戴设备、AR、脑机接口等新交互形态。

以太坊的十年

世界计算机,十年之痒。它并未停止运转,只是在寻找新的方向。下一个十年,属于它,也属于每一个仍然相信这个梦想的人。

以太坊的十年

ETH8.3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单身三年多vip
· 2小时前
他俩牛逼炸了
回复0
PumpDoctrinevip
· 08-06 14:33
V神创世8年了 还这么猛
回复0
ForkMongervip
· 08-06 10:24
唉... 中心化的因素仍然让以太坊变成另一台公司机器,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Degen4Breakfastvip
· 08-06 10:23
19岁的V神玩游戏都在想这么高深的事
回复0
MEVHuntervip
· 08-06 10:20
唉……说实话,我还在等着有人好好利用内存池 alpha。
查看原文回复0
空投碎片收集者vip
· 08-06 10:19
V神真nb!
回复0
token_therapistvip
· 08-06 10:11
V神那时候才19岁 服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