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能否成为下一个Web3中心?专访知名分析师郑迪## 香港与新加坡监管态度对比:Web3中心的争夺战近期,新加坡在监管上迫于国际压力,尤其是受到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影响,对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采取了严格措施。相比之下,香港因缺乏其他产业支撑,选择了更为包容的监管方式,如提供过渡期和明确的牌照指引等。两地面对相同的外部监管压力,但由于产业结构和选择空间的不同,对待Web3的态度截然不同。新加坡选择通过控制牌照数量来"清理"行业,而香港则因为没有太多备选产业,采取了相对柔性的方式。## 香港的定位进化:从大中华中心迈向全球Web3枢纽的可能性香港的Web3定位正在从大中华区中心向亚洲乃至全球枢纽迈进。近期中国大陆政策微妙调整,如Conflux与弘毅系合作推出CNH稳定币登上《解放日报》头版,以及上海国资委、无锡政府等对稳定币的学习,都释放出积极信号。当前正处于金融体系重构的关键节点,中国若能抓住链上金融基础设施尚未完全闭合的窗口,参与构建新体系,将有望挑战现有金融霸权。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在链上稳定币和资产交易方面可能拥有巨大优势。## 香港稳定币牌照争夺战:USDT霸权与监管窗口期的博弈美国《天才法案》的通过迫使USDT进入合规流程,这为新的市场玩家提供了机会。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采取谨慎态度,金管局目前采用"邀请制"发放牌照申请资格。未来稳定币可能采用更审慎的白名单制,类似货币市场基金代币(TMMF)那样使用链上存款白名单转让方式。香港正在监管与产业之间寻找平衡,面临双重压力下的监管平衡博弈。## 香港如何应对离岸加密服务:在监管与产业之间寻找平衡与新加坡相比,香港对离岸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等还没有明显打压,也未禁止它们服务本地以外的用户。香港可能会鼓励这些机构申请牌照,甚至主动发出邀请,而不是像新加坡那样"不欢迎"。然而,香港的监管也在明显收紧。例如,香港证监会(SFC)推出了虚拟资产场外交易(VA OTC)牌照,可能导致大多数街边找换店被迫关门。香港试图在监管与产业之间寻找平衡,路径与新加坡不同。## 全球股票代币化风潮:监管挑战与香港的制度困境目前全球股票代币化主要有三种路径:Robinhood、Gemini与Dinari合作,以及Kraken与xStocks合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考虑是否对股票代币上链给予某种豁免,这可能成为行业的巨大突破。香港因为股灾后的制度限制,目前无法推动股票代币化。但如果美国SEC放松监管,可能为全球代币化打开大门,香港是否能同步改革值得关注。## RWA兴起:香港与美国市场差异及未来发展机会美国和香港在现实世界资产(RWA)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RWA主流资产是国债和货币市场基金,而香港非标类资产的合规RWA可能成为主流。两地都面临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香港目前不允许RWA在二级市场自由转让,即便资产可以合规上链,若不能流通,价值也难以释放。未来两三年内,RWA领域可能迎来重大突破。技术已不是问题,核心障碍是监管,关键在于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来突破政策瓶颈。
香港Web3监管平衡术:稳定币牌照与股票代币化的机遇与挑战
香港能否成为下一个Web3中心?专访知名分析师郑迪
香港与新加坡监管态度对比:Web3中心的争夺战
近期,新加坡在监管上迫于国际压力,尤其是受到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影响,对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采取了严格措施。相比之下,香港因缺乏其他产业支撑,选择了更为包容的监管方式,如提供过渡期和明确的牌照指引等。
两地面对相同的外部监管压力,但由于产业结构和选择空间的不同,对待Web3的态度截然不同。新加坡选择通过控制牌照数量来"清理"行业,而香港则因为没有太多备选产业,采取了相对柔性的方式。
香港的定位进化:从大中华中心迈向全球Web3枢纽的可能性
香港的Web3定位正在从大中华区中心向亚洲乃至全球枢纽迈进。近期中国大陆政策微妙调整,如Conflux与弘毅系合作推出CNH稳定币登上《解放日报》头版,以及上海国资委、无锡政府等对稳定币的学习,都释放出积极信号。
当前正处于金融体系重构的关键节点,中国若能抓住链上金融基础设施尚未完全闭合的窗口,参与构建新体系,将有望挑战现有金融霸权。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在链上稳定币和资产交易方面可能拥有巨大优势。
香港稳定币牌照争夺战:USDT霸权与监管窗口期的博弈
美国《天才法案》的通过迫使USDT进入合规流程,这为新的市场玩家提供了机会。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采取谨慎态度,金管局目前采用"邀请制"发放牌照申请资格。
未来稳定币可能采用更审慎的白名单制,类似货币市场基金代币(TMMF)那样使用链上存款白名单转让方式。香港正在监管与产业之间寻找平衡,面临双重压力下的监管平衡博弈。
香港如何应对离岸加密服务:在监管与产业之间寻找平衡
与新加坡相比,香港对离岸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等还没有明显打压,也未禁止它们服务本地以外的用户。香港可能会鼓励这些机构申请牌照,甚至主动发出邀请,而不是像新加坡那样"不欢迎"。
然而,香港的监管也在明显收紧。例如,香港证监会(SFC)推出了虚拟资产场外交易(VA OTC)牌照,可能导致大多数街边找换店被迫关门。香港试图在监管与产业之间寻找平衡,路径与新加坡不同。
全球股票代币化风潮:监管挑战与香港的制度困境
目前全球股票代币化主要有三种路径:Robinhood、Gemini与Dinari合作,以及Kraken与xStocks合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考虑是否对股票代币上链给予某种豁免,这可能成为行业的巨大突破。
香港因为股灾后的制度限制,目前无法推动股票代币化。但如果美国SEC放松监管,可能为全球代币化打开大门,香港是否能同步改革值得关注。
RWA兴起:香港与美国市场差异及未来发展机会
美国和香港在现实世界资产(RWA)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RWA主流资产是国债和货币市场基金,而香港非标类资产的合规RWA可能成为主流。
两地都面临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香港目前不允许RWA在二级市场自由转让,即便资产可以合规上链,若不能流通,价值也难以释放。
未来两三年内,RWA领域可能迎来重大突破。技术已不是问题,核心障碍是监管,关键在于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来突破政策瓶颈。